辛鸣: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
发布时间: 2013-08-25 浏览次数: 8

  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有一个话语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,这就是中国梦。没有华丽的辞藻,一个质朴的话语却能引发社会广泛共鸣、赢得人民热情呼应,原因何在?就在于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。

  
  中国梦反映人民的期盼

  
  中国梦首先体现为民族梦、国家梦,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。同时,这个民族梦、国家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。习近平同志指出,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,中国社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。国家好,民族好,大家才会好。

  
 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,19世纪之前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繁荣富裕的国家之一。但是,如果国家不强大、民族不兴盛,创造的财富再多也保不住。自1842年英国通过《南京条约》开了向中国勒索赔款的先例,其后《北京条约》、《马关条约》、《辛丑条约》中的赔款数额节节攀升。截至1901年,中国8次对外赔款达19.53亿银元,相当于清政府当年全国财政总收入的16倍。圆明园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瑰宝,并没有因此而避免悲惨的命运,英法侵略军在把其中的艺术珍品抢劫一空后,为了掩盖罪行,纵火连烧3天3夜,使之化为一片废墟。

  
  中国是中国人的家园,但国家不强大、民族不兴盛,中国人即使在自己的国土上也只是二等公民。1868年,上海外滩的英租界建立了第一座公园,可公园门口却竖立起“华人与狗不得入内”的牌子。不管后来有些人怎么有意淡化甚至否认那块牌子的存在,但中国人曾经不能在自己的国土上自由出入却是抹杀不了的事实。在日本侵华战争中,中国人更是连基本的生命安全都无法保障,仅仅8年间就伤亡3500万人之多。所有这些不能忘却的记忆背后,是国家的软弱、民族的衰落。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?当国家和民族被随意欺侮的时候,作为个体的中国人又能有什么梦想?

  
 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从经济到政治、从文化到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目前,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空前提升。在2009年G20伦敦金融峰会新闻中心仅仅悬挂着3只时钟,分别显示华盛顿、伦敦和北京三地的时间,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、机构与人士开始按“北京时间”对表。具体到普通百姓来说,到海外旅游的一个直观感受就是“中国制造”的产品和中华文化的影响随处可见,商场饭店大都有会汉语的服务员,因为世界需要与中国沟通。甚至连世界上批评中国的声音多起来的现象背后,也是中国强大的反映。一个外国媒体从业者说,中国变得越强大,人们对它的期望就越高。当有问题出现时,就会更多地责备它,但也只能责备责备。毕竟已经不能对中国颐指气使了,毕竟中国人含悲忍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。

  
  所以,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,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,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。为中国梦奋斗,就是为自己的梦奋斗。中国梦实现之时,也就是中国人民更加幸福、更有尊严之日。

  
  中国梦为了人民的幸福

  
  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建立人民幸福安康的大同社会,使“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”,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之一。中国梦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这一精神内核,把人民幸福作为根本目标,体现了民族梦、国家梦与人民梦的有机统一。没有民族梦、国家梦,实现不了人民的梦;民族梦、国家梦最终要落脚到人民的梦上,着眼点正是为了人民的幸福。

  
  中国梦是民生梦,即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。习近平同志指出:“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,期盼有更好的教育、更稳定的工作、更满意的收入、更可靠的社会保障、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、更舒适的居住条件、更优美的环境,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、工作得更好、生活得更好”。当我们通过政策安排、利益调整、措施完善、改革深化,把教育、医疗、收入分配、就业、社会保障等事关民生的工作都做好、做到位,真正做到学有所教、劳有所得、病有所医、老有所养、住有所居,人民群众能不感到生活幸福吗?

  
  中国梦是尊严梦,即让人民群众过上更体面、有尊严的生活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人们对精神文化、健康安全等的需求日益增长。中国梦中“全面小康”与“富强民主文明和谐”的目标,根本指向就是让人民群众不仅过上小康乃至富裕的生活,而且过上更体面、有尊严的生活。这就要求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,必须把公平正义、共同富裕、民主充分、法治昌明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等贯穿始终,使人民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。

  
  中国梦是成功梦,即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有成功和出彩的机会。个人的成功离不开民族与国家的成功,国家与民族的成功也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的成功。因此,习近平同志强调,“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,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,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,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。”无论国家与民族的成功还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成功,都需要坚持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取向,这就是中国精神;都需要依靠中华民族共同奋斗,这就是中国力量;都需要走来自人民、为了人民、属于人民的道路,这就是中国道路。

  
  中国梦依靠人民来实现

  
  “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”,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。中国梦既然是人民的梦,当然要由人民自己来实现。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,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,无论政策设计还是制度安排都应体现人民意愿、符合人民需要,无论作决策还是干工作都应坚持问政于民、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,做到发展为了人民、发展依靠人民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。

  
  实现中国梦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在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,在13亿乃至更多人口的国度中实现共同富裕,在为西方主导的世界格局中实现东方大国的和平发展,因而是全新的事业、全新的探索、全新的实践。圆新梦,走新路,离不开改革创新,而人民群众是改革创新的主体。毛泽东同志曾指出,“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。中国人民中间,实在有成千成万的‘诸葛亮’”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,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、勇敢、智慧,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,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,在迈向未来的征程上也一定能开新风、出新策、创新业,实现美好梦想。

  
  “兄弟同心,其利断金”。依靠人民,还要凝聚人民。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,利益关系更加复杂,价值取向日益多样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,每个阶层和群体也都有自己的梦想,这些梦想在“大同”之下存在“小异”。这种“不同”与“多样”固然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,但历史告诉我们:一盘散沙成就不了伟业,各行其是实现不了愿景。更何况“人民”本就是一个集体的概念,人民也只有团结起来才可能实现共同的梦想。因此,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应在不同中寻找和呵护共同、在共同中尊重和保护差异,把“你”、“我”、“他”整合为“大家”,把13亿人的力量汇集于一处。13亿中国人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战胜、什么样的梦想不能实现?

  
  幸福不是毛毛雨,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。在为已经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,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,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,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但人均排名在世界80多位以后,多种资源人均拥有量处于世界中下水平。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,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发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美德,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。我们不可能坐享其成,也不能小富即安,更不能未富先骄。梦想、机会是与奋斗紧紧连在一起的。我们只有不动摇、不懈怠、不折腾,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,才能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。
  
  文章链接:http://qzlx.people.com.cn/n/2013/0626/c364917-21974049.html

【作者:辛鸣 来自:人民网2013年06月26日 责任编辑:红岩】